Quantcast
Channel: 佛教观察的凤凰博客
Browsing latest articles
Browse All 20 View Live

佛教布施及其道德原则——兼论与慈善的统一基础

佛教布施及其道德原则——兼论与慈善的统一基础聂士全摘要:佛教组织及信众,本诸信仰而广行布施以利乐有情,乃古今皆有之事实。讨论布施行为奉行的宗教伦理原则,不仅有助于揭明佛教慈善事业的理念,而且对一般慈善行动也有参照或资鉴意义。因此,本文从布施是六度之首、布施所奉行的原则、布施与慈善的统一三个方面,总结菩萨所行布施是由回向菩提、一切智智而被建构起来的,若背离菩提原则,布施便无从成立,由此逻辑,慈善亦应本...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世情通达见禅心——香海禅寺住持贤崇法师专访

世情通达见禅心——香海禅寺住持贤崇法师专访文/刘红青4月17日,由复旦人文八期和国学六期部分学员组织的香海禅寺游访,几经波折终于成行。抵达后,笑容可掬的贤崇法师陪同我们一行品茶聊天。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按照原计划对法师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单独采访,但笔者还是试图通过贤崇法师的所说、所作、所为,来了解他的胸怀和事业。积极的心念积极的人生印象深刻的是贤崇法师脸上一直挂着的真诚的微笑。同行的学员林涛问大家注意到...

View Article

有声有色,无心无相——济群法师专访

有声有色,无心无相——济群法师专访整理/张杰...

View Article

明心见性­­——《楞严经》与生命的超越

明心见性­­——《楞严经》与生命的超越演讲/能忍法师 整理/董飞 采访...

View Article

复兴三十年:当代中国佛教的基本数据(上)

复兴三十年:当代中国佛教的基本数据(上)汲喆1983年,茗山法师(1914-2001)发表了《变革·厄难·复兴:中国佛教三十年》一文。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指出1949年之后三十年的中国大陆佛教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到1966年是佛教在“社会主义改造”条件下的变革时期;此后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革期间,佛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也就是所谓的“厄难”;而从1978年开始,中国佛教进...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复兴三十年:当代中国佛教的基本数据(下)

复兴三十年:当代中国佛教的基本数据(下)汲喆(接本文的上半部分)四.僧尼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在最近中国佛教协会所公布的传戒数据中,两次详细指出了受戒僧、尼的具体人数,这使我们得以推算、比较僧团的性别比例。总地来看,在中国大陆1993年以来的得戒僧众中,比丘的数量要明显高于比丘尼。具体来讲,1993年至2003年有得戒比丘19000余人、比丘尼9800余人;2007年,则有得戒比丘3899人、比丘尼20...

View Article

“空”义辨析

“空”义辨析王新水摘...

View Article

佛教结社与天台制度

佛教结社与天台制度[1]文/释心皓信仰是人类对精神文明的一种高尚追求。一个人只要有虔诚忠贞的信仰,就表明他在精神方面的追求要高于物质追求,佛教信仰是以超脱生死、福慧圆满而成佛为最高追求。完成这一崇高理想必须配合具体的行持,因此,制订一些修持行仪和创建共修组织以促进崇高目的的完成是相当必要的。历代祖师十分重视佛教的制度建设,佛教史上也留下许多著名的模范教团和良好的共修制度供后人借鉴。一、东晋慧远大师创...

View Article


《法华经》重要偈颂解读——以〈方便品〉与〈寿量品〉为主

《法华经》重要偈颂解读——以〈方便品〉与〈寿量品〉为主文/释心皓释心皓,佛教天台宗的比丘尼法师。1994年出家,后在闽南佛学院接受预科2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的佛学院教育。研究方向为天台止观与佛教制度,师从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0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考入厦门大学哲学系读硕士研究生。05年任闽南佛学院教研室主任,执行编辑《闽南佛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12),参与编写《法...

View Article


华严与人生智慧

华严与人生智慧(2009年12月26日讲于“复旦佛学讲坛”)演讲/如瑞法师...

View Article

梦参法师在复旦大学演讲《佛法与生活》

佛法与生活演讲/梦参老和尚...

View Article

认识如来藏(谈锡永)

认识如来藏谈锡永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如来藏思想。 如来藏思想是佛家最究竟的法门。我的传承是宁玛派,宁玛派其实和汉唐禅宗是同一源流。在我们祖师的著作里公开讲禅宗是大密宗,就是说宁玛派的教法和禅宗的教法相同了,而且可以说是大密宗。...

View Article

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如瑞法师专访

常思妙道不放逸,永不退失菩提心——如瑞法师专访整理/张杰如瑞法师,1957年生于太原市,大学毕业后任中学老师,又于北师大中文院进修研究生。八十年代初依止通愿老法师出家修学,愿老法师的剃度师是慈舟老法师,慈老法师毕生专研华严堂奥,坚持毗尼净行,终以净土为归宿。愿老法师传承慈老法师的教法:“为重振僧纲而专弘律法,深感末法时代,僧团涣散,非戒律不能治之,即潜心习律,立志弘传”。因此,法师亦继承二老的遗志,...

View Article


在家修行与社会关怀——海涛法师禅茶纪实

在家修行与社会关怀——海涛法师禅茶纪实文/吕方芳“海”是佛门辈分,“涛”是生命动力,海涛法师的法号,是师父如虚法师传给他的法要,超越自己层次的依止。师父取法名时,特意对机提点鼓励。于是,不喜欢打坐的叫海定法师,不喜欢做事的叫海福法师(修福报)。海涛法师自认本性较安静,不喜与人说话。如虚法师对他说:你不要只是闭门修行、研习佛法!每天只在山上打坐,就不知圆融是什么,不知如何利益众生,不能超越我执达到空性...

View Article

全球化、第二轴心时代与中国宗教的未来

全球化、第二轴心时代与中国宗教的未来王志成浙江大学...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从夏令营看当代佛教的弘法理念及实践模式

从夏令营看当代佛教的弘法理念及实践模式文/孙克昱人间佛教的重要特色,在于契理契机地弘扬佛教。当代佛教界不少人士应时代机感,将人间佛教思想融之于自宗行解之道,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黄梅四祖寺方丈净慧法师所倡导的“生活禅”。2009年8月10-17日,四祖寺举办了第六届禅文化夏令营,再获成功。生活禅系列夏令营理念及相关的弘法模式,为中国佛教留下了许多经验。2009黄梅四组寺生活禅夏令营集体照一、生活禅夏令营...

View Article

缘分 ·功德·共同体——佛教信仰的私人性与社会性

缘分...

View Article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身逾九旬心如赤子——梦参老和尚专访

身逾九旬心如赤子——梦参老和尚专访文/刘红青...

View Article

禅与现代生活

禅与现代生活演讲贤崇法师打开心量 放下自我...

View Article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

有与无——论三性与三无性释济群2010年元旦为复旦大学禅学会学员所讲  三性代表了唯识宗认识世界的三个层面,也是整个唯识理论的建构基础。所谓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在唯识宗,性和相的概念是相通的,又称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和圆成实相。通过三性,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空与有的真相,获得中道的如实智,从而摆脱生命中的一切迷惑。一、空有两宗的差别...

View Article
Browsing latest articles
Browse All 20 View Live




Latest Images